“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可以向下调用和配置各种软硬件资源,向上承载工业软件的应用,是工业互联网的操作系统,将决定工业互联网未来方向。”在6月15日成都举办的工业互联网高峰论坛上,工信部信软司巡视员李颖如此表示。
当前,全球跨国巨头纷纷将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作为传统制造业向智能制造时代变革的重要战略部署。6月15日工业互联网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面向全球发布了中国首个工业互联网云平台INDICS工业互联网 显示出我国在智能制造领域参与全球竞争的不凡实力。工业互联网是我国向智能制造转型的核心,未来我国能否全面实现智能制造,很大程度上将由软实力——工业互联网来决定。
抢占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先机
“当前GE,跨国巨头意图凭借工业互联网云平台整合行业数据与资源GE西门子,聚集上下游产业链企业GE西门子,构建基于平台的制造业新生态西门子,抢占智能制造时代的产业主导权。”李颖说。确实,国内外的制造业巨头正在工业互联网云平台上集中火力,想方设法构建自己的工业互联网云平台和生态体系。
西门子MindSphere工业云平台十分注重构建生态。西门子(中国)执行副总裁兼数字化工厂集团总经理王海滨谈到,企业有组织,但是资源无边界,西门子需要把各企业的资源、知识实现共享,来创造更大的生产力,实现更大的价值,所以西门子正往这个生态去努力,西门子的MindSphere工业云就是在这个大的思维下的一种进展。
GE公司的Predix云平台概念在业内是最早提出来的。早在3年前,GE公司就在美国成立了一个工业互联网的开放联盟,联盟成员既有思科、英特尔这样的科技公司,也有一些传统的制造企业。
此外,国内大型设备制造企业三一重工旗下负责技术的树根互联公司,历时8年、投入10多亿元打造了工业互联网“根云”平台,目前也正一步一步开放出来给制造业使用。海尔集团基于自身家电制造经验和八大互联工厂实践,于去年对外发布了COSMOPLAT平台,并与国内多个研究院所和企业结成智能制造开放联盟。
而据称航天科工此次重磅推出的INDICS云平台,是我国目前唯一提供智能制造、协同制造、云制造公共服务的云平台,其在技术上与西门子公司的MindSphere云平台、GE公司的Predix云平台处于同一水平,但平台功能和应用场景更为丰富,推广应用的速度与成效优势明显。
从各跨国巨头的实际行动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实际上是一个大的生态系统,在这个生态系统中有些企业致力于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有些企业擅长于大数据的分析以及大数据的管理,有些企业则专注于自身数据的挖掘和商业模式的设计。
“我们衷心希望,工业互联网的各位专家学者能够拧成一股绳、共出一份力,建设更为规范、更为安全、更为包容的开放平台。”作为政府部门代表和行业管理者,国防科工局计划司巡视员宋宝丽如此表示。
中国实践有别于德国和美国
事实上,各跨国企业构建的工业互联网平台,都是基于自己企业的特点和工业基础研发出了各具特色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并不是统一的,这是因为工业互联网概念本身就有很多不同的解释。
航天科工董事长高红卫表示,现在大概有6种工业互联网模式,第一种是互联网+工业服务,主要是在产品中植入传感器,实现对产品的远程实时的状况追踪;第二种是工业服务+互联网,是研制制造业的通用“操作系统”,将线下协同制造搬到线上,快速研发产品、制造和销售;第三种是互联网+物联网+工业,是在互联网平台中加入物联网要素,获取一部分必要的物理性制造资源,用互联网要素改造传统制造业;第四种是工业+物联网+互联网,将设备和生产线全面数字化并构造内部网络支撑环境,实现工厂数字化、智能化,再并入互联网,与外部协同;第五种是制造业的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像电商平台一样可以实现多用户的合作。
中国的工业互联网实践有别于德国和美国。高红卫继续讲到,航天科工构建的INDICS平台是基于第六种模式构建的,它不仅具有上述5种模式的属性,而且还需适应工业化时代的“标准化设计、大规模制造、同质化消费”模式转换为信息化时代的“定制化设计、单件小批量生产、个性化消费”模式的需求。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余晓晖认为,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目前显现出三大路径和四大模式。从路径上看,第一是从生产端的切入,打造智能工厂和生产线。第二是从产品端入手,智能化产品并联网,以实现产品的运维服务和增值服务,延伸产业价值链。第三是工业互联网平台,目前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平台是工业互联网非常重要的抓手。
从模式上看,第一是在石化、钢铁、电力信息、航空航天、汽车行业,基于现场连接的智能化生产,通过工业互联网在现场车间的部署来提升生产效力,提高产品良率。第二是在工程机械、家电、供水行业,通过产品联网进行产品服务化延伸,通过工业互联网监测状况,开展运行维护,创新模式和商业形态。第三是在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开展网络协同设计、协同制造。第四是大规模个性化定制,主要是在家电、服装、家具这几个行业里有所开展。
构建平台和培育生态体系很重要
从全球来看,主要发达国家和中国都在展开制造业升级竞争,我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而国外的水平也并没有超越多少。余晓晖认为,我国工业互联网建设首先需要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其次是构建工业互联网平台,再次是打造安全的保障体系,最后是培育工业互联网生态体系。
“工厂内的网络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解决,这方面我们比欧美稍微落后,在芯片操作系统、智能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而且全球标准不统一也是很大的问题。”余晓晖说。
至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其实现在想打造这种平台的机构和企业并不少,大致有国家性的平台、行业性的平台、区域性的平台,还有以企业为主构建的平台,这些平台开疆拓土的关键,将是各种工业软件、工业操作系统、大数据分析的创新和重构。“最终总会有些平台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甚至国家级的平台。”余晓晖表示。
培育生态体系将成为工业互联网平台成败非常关键的一环。李颖透露,工信部信软司作为行业管理机构,将实施百万APP培育工程,三至五年内,面向特定行业、特定场景培育100万左右的工业APP。也会着力发挥产业联盟、行业协会的力量,整合产业链资源的优势,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的新生态。王海滨则透露,西门子正在和航天科工接触,希望促使西门子工业云和INDICS云平台的合作。